食堂新增晚餐,單身職工、異地職工就餐有了保障;食堂飯菜降價,再也不用擔心飯卡里的錢不夠用了;開展員工體檢、開設健康講座、建立員工心理檔案、定制員工工裝……一個個看得見的變化,一件件摸得著的實事,讓職工們大呼“暖心”和“貼心”。
從細微處入手,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是華東公司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公司黨委把提高職工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從“實”處入手,從“細”處發力,精準對接職工群眾需求,不斷提高職工群眾幸福指數。
細致入微 讓一線奮斗者“心里暖”
如何把實事辦實,讓員工真正受惠?公司黨委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實到聯系群眾中去,一方面“走出去”,結合“工會進萬家”等活動,組織工作人員多次赴項目一線,聆聽一線員工心聲;一方面“迎進來”,設立“書記接待日”,為公司全員搭建與主管領導面對面的交流平臺。通過了解員工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精準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以細致入微的關懷,讓“辦實事”的春風真正吹入員工心扉。
今年是華東公司多項目集中交付的一年。時間緊、任務重,很多員工犧牲了節假日和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奮戰在工作崗位。中秋節前,各黨支部分別組織了節前慰問,還有不少員工家屬收到了來自項目的慰問信、賀卡和禮品,感謝他們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和奉獻。細微處見真情,正如公司黨委書記包海利所說:“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做好做實,讓一線奮斗者真正從心里感到暖,感到被關懷?!?/span>
紹興花語江南項目給員工家屬的感謝信
排憂解難 ?把實事辦到業主心坎上
6月底交房,加上辦理不動產證和落戶的時間,眼看要和秋季入學報名的機會“擦肩而過”,這讓常州花語江南項目40余戶有子女入學需求的業主犯了難。
得知業主訴求,項目公司高度重視,迅速將此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并成立專題小組,一邊安排提前批次交房,一邊加強與當地房管局、教育局等單位溝通。同時,各業務部門高效對接業主和相關部門,多方努力下,原本需要3個月的辦證時間壓縮至12天,順利解決了業主子女的入學難題。
橫街鎮云洲村低收入農戶宋香鳳一家外出配藥不便,寧波黨支部連同海曙區房地產黨建聯盟與其結對幫扶,不僅噓寒問暖,還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外出買藥不便的問題。
主動擔當有作為,為民解憂盡職責。公司黨委以實干的作風,將業主關心的事情作為自己關注的問題,持續開展已交付社區的品質提升,在南京原香頌開展美麗園區建設,進行燈光亮化、墻面出新、景觀路改造,在杭州西湖國際城對小區綠化帶、兒童游樂設施、外墻等進行“品質升級”,為廣大業主提供更加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
常州花語江南有子女入學需求的業主合影
立足特色 ?用“紅色陣地”賦能美好生活
寧波青秀瀾灣項目,從前的項目售樓處,現在已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集黨建展廳、兒童活動區、居民接待室等多種功能為一身的紅色共建點。據悉,這是寧波黨支部與項目所屬甬江街道合力打造的灣頭社區治理創新基地,計劃今年年底開放。
無獨有偶,杭州黨支部與社區、街道共同打造的“運河·城市驛站”作為上塘街道首個投用的“黨史學習微陣地”,于今年5月開始投用,幾乎每天晚上,社區的老年業主都會聚集在驛站里載歌載舞,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華東公司黨委結合企業特色,利用項目架空層、售樓處舊址等持續強化“紅色陣地”建設。今年以來,公司新增社區共建點2處,“庭院黨建”5處,覆蓋杭州、南京、蘇州、寧波、嘉興等多個城市。同時,以“庭院黨建”為聯結,開展露天電影、美食品嘗、健康講座等一系列有溫度、有人情味的社區活動,打通服務業主的“最后一公里。